1.杜甫诗集30首7言律诗2句的(要赏析,最好要插图)有悬赏哦

2.杜甫的《秋兴八首》全部,

杜甫诗集30首7言律诗2句的(要赏析,最好要插图)有悬赏哦

东来紫气满函关-东来紫气满函关打一成语

(五)蓬莱宫阙对南山1,承露金茎霄汉间2。

西望瑶池降王母3,东来紫气满函关4。

云移雉尾开宫扇5,日绕龙鳞识圣颜6。

一卧沧江惊岁晚7,几回青琐点朝班8。

注释这首写宫阙朝仪之盛及杜甫自己当年入朝经过,是为“故国平居有所思”的内容之一。

1 南山:终南山,在陕西省西安市南。秦岭山峰之一,主峰海拔2604米。风景秀丽。蓬莱宫,即大明宫,见《唐会要》卷30:龙朔二年,修旧大明宫,改名蓬莱宫,北据高原,南望终南山如指掌。

2 承露金茎,皆用汉武帝事,即汉武帝用来承露的铜柱,霄汉,云霄和天河,形容铜柱之高。班固《西都赋》:抗仙掌以承露,擢双立之金茎。

3 瑶池,传说中王母所居住的地方,在西,所以说西望。因为瑶池在很高的地方,所以这里用一“降”字。

4 老子自洛阳入函关,因此称为东来。函关,即函谷关。汉武帝时期建成的一座著名的关隘,位于今洛阳新安县东。《关令尹内传》:关令尹喜常登楼,望见东极有紫气西迈,曰:“应有圣人经过”。果见老君乘青牛车来。

仇注:西眺瑶池,东瞰函关,极言气象之巍峨轩敞。

5 雉尾:雉尾扇。云移,形容“开宫扇”。明代赵大纲:雉扇数开,望之如云也。

《新唐书·仪卫志》:唐制有雉尾障扇。崔豹《古今注》:雉尾扇,起于殷世。高宗时,有雉雊之样,服章多用翟羽,缉雉羽以为扇,以障翳风尘。

《唐会要》卷24:开元中,萧嵩奏:每月朔望,皇帝受朝于宣政殿,宸仪肃穆,升降俯仰,众人不合得而见之,请备羽扇于殿两厢,上将出,扇合,坐定,乃去扇。

6 萧注:龙鳞,皇帝衣上所绣的龙纹。圣颜,天子之颜,指玄宗。唐时上朝甚早,故必待日出才能辩识皇帝的面容。

五六流水对。

7 一卧,暗含一病不起之意,言病之重。沧江,泛指江,因水面呈青苍色,所以称为沧江。这里指巫峡。惊岁晚,有两层含义,一是指时已深秋,二是自叹暮年。

叶嘉莹:则今日之一卧沧江,与昔时之几回青琐,遥遥相对,一气承转,劲健有利,固真有不胜今昔之慨者矣。

8 陈廷敬注:此诗前六句是明皇时事。一卧沧江,是代宗时事,青琐朝班,是肃宗时事。前言天宝之盛,陡然截住,陡接末联,他人为此,中间当有几许繁絮矣。卧沧江,病夔州。惊岁晚,感秋深。几回青琐,言立朝止几度也。此章用对结,未两章亦然。

青琐:皇宫门窗上的青色连环花纹装饰,在杜诗里,青琐(或青琐门)一般指代他曾担任过左拾遗的门下省,见《汉书注》:青琐,刻为连琐文,以青涂之。

点:传点,即传呼点名。朝班:根据官职大小排列上朝班次。这首诗的结构仍然是前六句回忆往昔,第七句又回到现实。末联的意思是,现在在巫峡卧病不起,岁入暮年,遥想当年也曾有一段时间在门下省传点朝班,参与政事。

(六)瞿唐峡口曲江头, 万里风烟接素秋1。

花萼夹城通御气2,芙蓉小苑入边愁3。

朱帘绣柱围黄鹤4,锦缆牙樯起白鸥5。

回首可怜歌舞地, 秦中自古帝王州6。

注释

这首诗描写曲江,是“故园有所思”的第二部分。

1 瞿塘峡在夔州,是杜甫当时所在之地。曲江,即曲江池,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,因池水曲折而得名,是当时京都长安的第一胜地。风烟,犹风云,例如“城阙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”。常暗含有战乱之意。钱注:万里风烟,即所谓“塞上风云接地阴”也。

素秋,即秋天,古代阴阳五行之中以金配秋,其色白,故称。

这两句的大意是,瞿塘峡和曲江相距万里,通过共同的秋日风云景色,在我的心里,他们已经连接在一起了。言下之意,身在瞿唐峡口,心思曲江头。

黄生:一二,分明言在此地思彼地耳,却只写景。杜诗至化处,景即是情也。

2 花萼:花萼楼。《旧唐书·让皇帝传》:玄宗于兴庆宫西南置楼,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,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。

夹城,从大明宫通往芙蓉园,两边筑有高墙的通道。《长安志》:开元二十年,筑夹城,入芙蓉园,自大明宫夹罗城复道,经通化门,以达南内兴庆宫,次经明春延喜门,至曲江芙蓉园,而外人不之知也。《旧唐书·玄宗本纪》:开元二十年六月,遣范安及于长安广花萼楼,筑夹城,至芙蓉园。

御气:所谓天子之气。通御气,指玄宗从花萼楼夹城来至曲江之事。可参看“青春波浪芙蓉园,白日雷霆夹城仗”(乐游园歌)。

3 三四两句回忆当日曲江的盛况。

黄生:四句叙禄山陷长安事,浑雅之极。稍粗率,即为全诗之累。三四,首藏初时、后来四字。

钱注:禄山反报至,帝欲迁幸,登兴庆宫花萼楼,置酒,四顾凄怆,此所谓小苑入边愁也。

金圣叹:御气用一通字,何等融和,边愁用一入字,出人意外。先生字法不尚纤巧,而耀人心目如此。

4 黄鹤,又名黄鹄,即天鹅。天鹅是白色的,之所以在古代被称为“黄鹤”,部分原因可能是天鹅嘴基为**,头和胸也呈柠檬**。

5 锦缆牙樯,可参看“春风自信牙樯动,迟日徐看锦缆牵”(城西陂泛舟)。起,惊起。颜廷榘《杜律意笺》:象牙作帆樯,此乐府之侈词;锦彩为舟缆,此甘宁之侈事,皆属借形语。

顾注:宫殿密而黄鹄之举若围,舟楫多而白鸥之游忽起,此皆实景。旧云柱帷绣作黄鹄文者,非。

6 萧注:末二句承上陡转,但语极吞吐,意在言外,须细心寻玩。歌舞地,即指曲江,杜甫《乐游园歌》云:“曲江翠幙排银膀,拂水低回舞袖翻,缘云清切歌声上。”亦可证。回首可怜,是说回想当初的繁华,不能不使人可怜现在的荒凉落寞。回首二字缴前,可怜二字却没有着落,因为作者并未说出,黄生谓此句为“歇后句”,很对。末句放开,由曲江一地说到整个秦中,由当代说到自古,意在借古讽令,激励执政者的自强,并警戒统治者的荒*佚乐。以“自古帝王州”这般形胜之地,一朝比为戎马交驰之场,岂止令人可怜?简直叫人愧煞!

(七)昆明池水汉时功1,武帝旌旗在眼中2。

织女机丝虚月夜3,石鲸鳞甲动秋风4。

波漂菰米沈云黑5,露冷莲房坠粉红6。

关塞极天唯鸟道7,江湖满地一渔翁8。

注释

这首诗回忆长安昆明池,是有所思内容的第三部分。这首诗是用丽句写荒凉的典型。

1 昆明池在长安西南二十里处,方圆四十里,建于汉武帝时期,所以说是“汉时功”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发谪吏,穿昆明池。

2 武帝,指汉武帝,承上句“汉时功”而来。据汉朝刘歆所著《西京杂记》记载:昆明池中,有戈船楼船各数百艘,楼船上建楼橹,戈船上建戈矛,四角垂幡旄葆麾盖,照灼涯涘。

旌旗,这里指战船上的旗帜。据记载,唐朝时昆明池也有战船,所以说汉武帝战船上的旌旗仿佛还在眼前。

3 曹毗《志怪》:昆明池作二石人,东西相望,象牵牛织女。

4 《西京杂记》:昆明池刻玉石为鲸鱼,每至雷雨,常鸣吼,髻尾皆动。

萧注:夜月虽明,却不织布,故曰“虚夜月”。虚夜月,状织女之闲静,动秋风,状石鲸之生动。杜甫往往把的东西说得活灵活现。叶嘉莹:然而杜甫此二句,则不仅写其对昆明池畔之织女像、石鲸的一份怀念而已,其所要写的乃是藉织女、石鲸所表现出的一种“机丝虚月夜”与“鳞甲动秋风”的空幻苍茫飘摇动荡的意象。

5 菰(音孤),即我们平时食用的茭白。菰米煮熟可作饭,古人当作五饭之一。

赵次公:沉云黑,言菰米之多,一望黯黯如云之黑也。蔡邕《月令章句》:阴者,密云也,沉者,云之重也。

6 莲房,即莲蓬。坠粉红,指红色的莲花秋时凋落。邵注:莲初结子,花蒂褪落,故坠粉红。

上句“云”字和下句“粉”字都是名词,均作为比喻。粉为“粉末”之粉。

仇注:织女二句,记池景之壮丽;波漂二句,想池景之苍凉。

7 萧注:这首诗的结构和“蓬莱宫阙”一首最相似,因为都是前六句说长安说过去:末二句才回到夔州回到现在的,都应在第六句分截。前人狃于律诗以四句为一解的说法,便多误解。关塞,即第一首的塞上。极天,言其高。杜《天池》诗:“天池马不到,岚壁鸟才通。”即所谓鸟道。极言其险。夔州四面皆山,故曰惟鸟道。一“惟”字,便将上文所说的旌旗、织女、石鲸、菰米、莲房等等一扫而空,见得那些东西只存在于个人想象之中,而眼前所见,则只有“峻极于天”的鸟道高山,岂不大可悲痛!但如果没有前六句的煊赫,也就难以衬出末二句的凄凉。《庄子》曾说过:“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。”我以为此诗前六句便是水,后两句便是舟。

8 渔翁,杜甫自谓。

浦注:江湖满地,犹云漂流处处也。夜月秋风,波漂露冷,就所值之时,染所思之色,盖此章秋意,即借彼处映出,故结到夔府,不复带秋也。清代沈德潜:身阻鸟道,迹比渔翁,见还京无期也。

《本草图经》:菰,即茭白,其台中有黑者,谓之茭郁,后结实,雕菰米也。

(八)昆吾御宿自逶迤1,紫阁峰阴入渼陂2。

香稻啄馀鹦鹉粒, 碧梧栖老凤凰枝3。

佳人拾翠春相问4,仙侣同舟晚更移5。

彩笔昔游干气象6,白头吟望苦低垂7。

注释

萧注:这首写渼陂旧游之乐,是为所思之四。前三首所思蓬莱、曲江、昆明,皆属朝廷之事,此则个人游赏,故放在最后作收场。

1 昆吾、御宿,地名。《汉书:扬雄传》:武帝广开上林,东南至宜春鼎湖,昆吾御宿。《杜诗释地》:昆吾,在今陕西蓝田县西。御宿,指御宿川,在陕西西安市南。

逶迤:曲折蜿蜒。王嗣奭:而渼陂在鄠,昆吾御宿皆在上林苑中。曰逶迤,则延袤广矣。

2 峰阴,犹峰影。《陕西通志》卷9引《雍胜略》:紫阁峰在圭峰东,旭日射之,烂然而紫,其形上耸,若楼阁然。

陂(音悲),池塘。渼陂,即渼陂湖。由终南山谷中的水,和胡公泉之水汇集而成的一个湖泊,周回十四里。关于其名称的“渼”字,有两种说法。《十道志》:本五味陂,陂鱼甚美,因误名之。而朱鹤龄注:渼陂,因水味美,故配水以为名。《长安志》:渼陂,在鄠(音户)县西五里。

《杜律演义》:公自长安游渼陂,必道经昆吾御宿,及至,则见紫阁峰阴,入于渼陂,所谓“半陂以南纯浸山”者是也。

3 碧梧,指郁郁葱葱的梧桐。

顾宸:今观诗意,本谓香稻乃鹦鹉啄馀之粒,碧悟则凤凰栖老之枝,盖举鹦鹉凤凰以形容二物之美,非实事也。重在稻与梧,不重在鹦鹉凤凰。若云鹦鹉啄徐香稻粒,凤凰栖老碧梧枝,则实有鹦鹉凤凰矣。

王力:一经倒装,就觉得特别新颖,不落平凡。“鹦鹉粒”和“凤凰枝”,妙在可解不可解之间。

在这里,杜甫把把最重要的字眼置于句首,从而加深读者的印象。

4 拾翠,指捡拾翠羽。语出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或采明珠,或拾翠羽。”翠羽可以用来作为装饰,进一步情况见《诸将五首·其四》的注释。

问,指问遗(音wèi),即互赠礼物。明朝颜廷榘《杜律意笺》:问遗,谓饷馈之也。遗,去声。

5 仙侣同舟,或指杜甫曾与岑参兄弟同游渼陂。语出《后汉书:郭太(泰)传》:太与李膺同舟而济,众宾望之,以为神仙焉。仇注:春相问,彼此问遗也。晚更移,移掉忘归也。

6 彩笔,即“雕章五色笔”(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)。“五色笔”的典故见南北朝时钟嵘《诗品》卷中:(江)淹罢宣城郡,遂宿冶亭,梦一美丈夫,自称郭璞,谓淹曰:“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,可以见还。”淹探怀中,得五色笔以授之。尔后成诗,不复成语,故世传江郎才尽。

钱注:公诗(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)云:“气冲屋象表,词感帝王尊。”(按指献赋事)所谓“彩笔昔游干气象”也。浦注:公诗云:词感帝王尊,又云:赋诗分气象,兼此两方。按此二句与《莫相疑行》之“往时文彩动人主,今日饥寒趋路旁”同意,钱解最得要领。

7 萧注:上六皆言长安,末二句收归自身作结,并总结八首。望字遥应第二首的望京华。干,冲犯。“吟望”是仰首。“低垂”是俯首,“苦低垂”是苦苦的只管低垂着,一味的低垂着,与“苦辞酒味薄”、“苦道来不易”、“苦忆荆州辞司马”诸苦字同意。

后人对《秋兴》八首多有赞誉:

张綖:《秋兴》八首,皆雄浑丰丽,沉着痛决,其有感于长安者,但极摹其盛,而所感自寓於中。徐而味之,则凡怀乡恋阙之情,慨往伤今之意,与夫外夷乱华,小人病国,风俗之非旧,盛衰之相寻,所谓不胜其悲者,固已不出乎意言之表矣。卓哉一家之言,夐然百世之上,此杜子所以为诗人之宗仰也。

明代郝敬:《秋兴》八首,富丽之词,沉浑之气,力扛九鼎,勇夺三军,真大方家如椽之笔。王元美谓其藻绣太过,肌肤太肥,造语牵率而情不接,结响奏合而意未调,如此诸篇,往往有之。由其材大而气厚,格高而声弘,如万石之钟,不能为喁喁细向,河流万里,那得不千里一曲?子美之于诗,兼综条贯,非单丝独竹,一戛一击,可以论宫商者也。八首,声韵雉畅,词采高华,气象冠冕,是真足虎视词坛,独步一世。

清朝陈廷敬:《秋兴八首》,命意练句之妙,自不必言、即以章法论:分之如骇鸡之犀,四面皆见;合之如常山之阵,首尾互应。前人皆云李如《史记》,杜如《汉书》,予独谓不然,杜合子长、孟坚为一手者也。

但是,也有不同意见:

胡适:《秋兴八首》,传诵后世,其实都是一些难懂的诗谜。这种是全无文学的价值,只是一些失败的诗玩意儿而已。(《白话文学史》)

郑宾于:雕炼过度,不是好诗。(《中国文学流变史》)

陆侃如、冯沅君:杜甫这类诗句“直堕魔道”,“简直不通”(《中国诗史》)还有第三种意见。清朝屈复在《唐诗成法》中指出:此诗诸家称说,大相悬绝。有谓妙绝古今者,有谓全无好处者。愚谓若首首分论,不惟唐一代不为绝传,即在本集中亦非至极;若八首作一首读,其变幻纵横,沉郁顿挫,一气贯注,章法、句法,妙不可言。

我的看法是,虽然《秋兴八首》可以当作一首诗来看,但其中的水平还是略有区别的。笔者浅见,以为在这八首之中相对而言,首三最佳,后二次之,末三又次。后面几首的确有雕琢过分的问题。

杜甫的《秋兴八首》全部,

一、《秋兴八首·其一》

唐代:杜甫

玉露凋伤枫树林,巫山巫峡气萧森。

江间波浪兼天涌,塞上风云接地阴。

丛菊两开他日泪,孤舟一系故园心。

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。

释义:

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、残伤,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。

巫峡里面波浪滔天,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,天地一片阴沉。

花开花落已两载,看着盛开的花,想到两年未曾回家,就不免伤心落泪。小船还系在岸边,虽然我不能东归,飘零在外的我,心却长系故园。

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,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。看来又一年过去了,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,愈加深沉。

赏析:

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,烘托出阴沉萧森、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,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,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。

词义:

玉露:秋天的霜露,因其白,故以玉喻之。凋伤:使草木凋落衰败。巫山巫峡:即指夔州(今奉节)一带的长江和峡谷。萧森:萧瑟阴森。

兼天涌:波浪滔天。塞上:指巫山。接地阴:风云盖地。“接地”又作“匝地”。

丛菊两开: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,此年秋天在夔州,从离开成都算起,已历两秋,故云“两开”。“开”字双关,一谓菊花开,又言泪眼开。他日:往日,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。故园:此处当指长安。

催刀尺:指赶裁冬衣。“处处催”,见得家家如此。白帝城:即今奉节城,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,与夔门隔岸相对。急暮砧: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。 砧:捣衣石。急暮砧: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。砧,捣衣石。

二、《秋兴八首·其二》

唐代:杜甫

夔府孤城落日斜,每依北斗望京华。

听猿实下三声泪,奉使虚随八月槎。

画省香炉违伏枕,山楼粉堞隐悲笳。

请看石上藤萝月,已映洲前芦荻花。

释义:

夔州的高城上又迎来了落日。每当晚上北斗星出现的时候,我就按照它的方向来寻找长安的所在。

听到巫峡的猿啼,我真的流下泪来。我也希望乘着浮槎回到自己的故乡,但这愿望终究还是落空了。

我还记得我从前春宿左省值夜的时候,晚上熬夜写些明朝的封事,点燃书案上的香。可现在我早已不在那里就职。滞留此地,傍晚时分听到城楼上吹起悲笳,心中升起一股隐然的悲痛。

你看,山石上爬满了藤萝。月亮刚刚升起来的时候,月光是照在藤萝上的,而现在它已经照到河洲前面的芦荻花上面去了。我一夜无眠,一直在怀念长安。

赏析:

诗人身在孤城,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,翘首北望,长夜不寐,上应第一首。最后两句,侧重写自己已近暮年,兵戈不息,卧病秋江的寂寞,以及身在剑南,心怀渭北,“每依北斗望京华”,表现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。

词义:

夔府:唐置夔州,州治在奉节,为府署所在,故称。京华:指长安。

槎:木筏。画省:指尚书省。山楼:白帝城楼。

翠微:青山。

三、《秋兴八首·其三》

唐代:杜甫

千家山郭静朝晖,日日江楼坐翠微。

信宿渔人还泛泛,清秋燕子故飞飞。

匡衡抗疏功名薄,刘向传经心事违。

同学少年多不贱,五陵衣马自轻肥。

释义:

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,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,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。

连续两夜在船上过夜的渔人,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。虽已是清秋季节,燕子仍然展翅飞来飞去。

汉朝的匡衡向皇帝直谏,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;刘向传授经学,怎奈事不遂心。古人尚且如此,我更是不必说了。

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了,他们在长安附近的五陵,穿轻裘,乘肥马,过着富贵的生活,我却注定要为一个信念苦渡人间。

赏析:

晨曦中的夔府,是第二首的延伸。诗人日日独坐江楼,秋气清明,江色宁静,而这种宁静给作者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。面临种种矛盾,深深感叹自己一生的事与愿违。

词义:

信宿:再宿。

匡衡:字雅圭,汉朝人。抗疏:指臣子对于君命或廷议有所抵制,上疏极谏。刘向:字子政,汉朝经学家。

轻肥:即轻裘肥马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赤之造齐也,乘肥马,衣轻裘。”

闻道:听说。杜甫因离开京城日久,于朝廷政局的变化,不便直言,故云“闻道”。似弈棋:是说长安政局像下棋一样反复变化,局势不明。

百年:指代一生。此二句是杜甫感叹自身所经历的时局变化,像下棋一样反复无定,令人伤悲。

四、《秋兴八首·其四》

唐代:杜甫

闻道长安似弈棋,百年世事不胜悲。

王侯第宅皆新主,文武衣冠异昔时。

直北关山金鼓振,征西车马羽书驰。

鱼龙寂寞秋江冷,故国平居有所思。

释义:

听说长安的政坛就像一盘未下完的棋局,彼争此夺。反复不定,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历的与流亡,有说不尽的悲哀。

世道的变迁,时局的动荡,国运今非昔比,王侯们的家宅更换主人,无奈宦官当道,贤臣良相更成泡影。

中央的典章、文物、制度都已废弃,在政治上我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了。回纥内侵,关山号角雷动、兵戈挥舞;吐蕃入寇,传递情报的战马正急速奔驰。

在这国家残破、秋江清冷、身世凄苦、暮年潦倒的情况下,昔日在长安的生活常常呈现在怀想之中。

赏析:

过渡诗,杜甫在这唐代的政治中心住过整整十年,深深印在心上的有依恋,有爱慕,有欢笑,也有到处“潜悲辛”的苦闷。当此国家残破、秋江清冷、个人孤独之际,所熟悉的长安景象,一一浮现眼前。

词义:

第宅:府第、住宅。新主:新的主人。异昔时:指与旧日不同。

北:正北,指与北边回纥之间的战事。金鼓振:指有战事,金鼓为军中以明号令之物。征西:指与西边吐蕃之间的战事。羽书:即羽檄,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。驰:形容紧急。

鱼龙:泛指水族。寂寞:是指入秋之后,水族潜伏,不在波面活动。故国:指长安。平居:指平素之所居。

蓬莱宫阙:指大明宫。蓬莱,汉宫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,重修大明宫,改名蓬莱宫。南山:即终南山。承露金茎:指仙人承露盘下的铜柱。

五、《秋兴八首·其五》

唐代:杜甫

蓬莱宫阙对南山,承露金茎霄汉间。

西望瑶池降王母,东来紫气满函关。

云移雉尾开宫扇,日绕龙鳞识圣颜。

一卧沧江惊岁晚,几回青琐点朝班。

释义:

日复一日,大明宫遥望着终南山,却望不到。那些深居的隐士,天露和玉屑,都已被他们吸光饮尽。

青鸟报信,西王母自瑶池驾临,紫气弥漫,老子骑牛西去。

记得当年朝上,雉尾扇开合如同祥云移回,日光沐浴着圣殿,让我看清玄宗的容貌。

记得当年位列朝班,青琐门下意气风发,而现在,疾病无情地消磨着时光。

释义:

描绘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,早朝场面的庄严肃穆,以及自己曾得“识圣颜”至今引为欣慰的回忆。值此沧江病卧,岁晚秋深,更加触动他的忧国之情。

词义:

瑶池:神化传说中女神西王母的住地,在昆仑山。函关:即函谷关。此二句借用典故极写都城长安城宫殿的宏伟气象。

云移:指宫扇云彩般地分开。雉(zhì)尾:指雉尾扇,用雉尾编成,是帝王仪仗的一种。日绕龙鳞:形容皇帝衮袍上所绣的龙纹光彩夺目,如日光缭绕。圣颜:天子的容貌。

一:一自,自从。卧沧江:指卧病夔州。岁晚:岁末,切诗题之“秋”字,兼伤年华老大。几回:言立朝时间之短,只不过几回而已。

瞿塘峡:峡名,三峡之一,在夔州东。曲江:在长安之南,名胜之地。万里风烟:指夔州与长安相隔万里之遥。素秋:秋尚白,故称素秋。

六、《秋兴八首·其六》

唐代:杜甫

瞿塘峡口曲江头,万里风烟接素秋。

花萼夹城通御气,芙蓉小苑入边愁。

珠帘绣柱围黄鹄,锦缆牙樯起白鸥。

回首可怜歌舞地,秦中自古帝王州。

释义:

谙练一种时空的分身术,瞿塘峡、曲江头,距离被心灵无限地缩短。

十五年前我写《乐游园歌》,花萼楼、芙蓉园历历在目。

安禄山的铁蹄已使一切烟消云散。那时,黄鹄还在亭院内高飞,成群的白鸥被游人的舟楫惊起。

而今,一切都消逝了,消逝了,没有任何留恋的事物。

释义:

怀想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曲江的繁华。帝王佚乐游宴引来了无穷的“边愁”,清歌曼舞,断送了“自古帝王州”,在无限惋惜之中,隐含斥责之意。

词义:

花萼:即花萼相辉楼,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。通御气:此复道因系方便天子游赏而修,故曰“通御气”。芙蓉小苑:即芙蓉园,也称南苑,在曲江西南。入边愁:传来边地战乱的消息。

黄鹄:鸟名,即天鹅。锦缆牙樯:指曲江中装饰华美的游船。锦缆,彩丝做的船索。牙樯,用象牙装饰的桅杆。

歌舞地:指曲江池苑。秦中:此处借指长安。帝王州:帝王建都之地。

昆明池: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一带,汉武帝所建。旌旗:指楼船上的军旗。

七、《秋兴八首·其七》

唐代:杜甫

昆明池水汉时功,武帝旌旗在眼中。

织女机丝虚夜月,石鲸鳞甲动秋风。

波漂菰米沉云黑,露冷莲房坠粉红。

关塞极天惟鸟道,江湖满地一渔翁。

释义:

遥想汉武帝曾在昆明池上练习水兵,一面面战旗迎风击鼓。

池中石刻的织女辜负了美好的夜色,只有那巨大的鲸鱼还会在雷雨天与秋风共舞。

波浪中的菰米丛犹如黑云聚拢,莲子结蓬,红花坠陨。

多想像飞鸟一般自由滑翔于秦中的天空,现实却困我在冷江上无言垂钓。

赏析:忆及长安的昆明池,展示唐朝当年国力昌盛、景物壮丽和物产富饶的盛景。

释义:

织女:指汉代昆明池西岸的织女石像,俗称石婆。机丝:织机及机上之丝。虚夜月:空对着一天明月。石鲸:指昆明池中的石刻鲸鱼。汉代石鲸今尚在,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。

菰:即茭白,一种草本植物,生浅水中,叶似芦苇,根茎可食。秋天结实,皮黑褐色,状如米,故称菰米,又名雕胡米。莲房:即莲蓬。坠粉红:指秋季莲蓬成熟,花瓣片片坠落。

关塞:此指夔州山川。极天:指极高。唯鸟道:形容道路高峻险要,只有飞鸟可通。此句指从夔州北望长安,所见惟有崇山峻岭,恨身无双翼,不能飞越。江湖满地:指漂泊江湖,苦无归宿。渔翁:杜甫自比。

八、《秋兴八首·其八》

唐代:杜甫

昆吾御宿自逶(wēi)迤(yí),紫阁峰阴入渼(měi)陂(bēi)。

香稻啄馀(yú)鹦鹉粒,碧梧栖老凤凰枝。

佳人拾翠春相问,仙侣同舟晚更移。

彩笔昔曾干气象,白头吟望苦低垂。

释义:

从长安到渼陂,途径昆吾和御宿,紫阁峰在终南山上闪耀。

我想念一路的香稻和碧梧,在丰收的季节 吸引着鹦鹉与凤凰。

等到春天,曼妙的仕女们还会采摘花草相互赠送,伙伴们在暮晚时分仍要移棹出发,不愿归返。

昔日,我可以凭借词语凿穿时代的黑井,痛饮山河甘洌,而今却只能在回忆中围拢水源,抚摸它岑寂的微光。

赏析:表现了诗人当年在昆吾、御宿、渼陂春日郊游的诗意豪情。“彩笔昔曾干气象”,更是深刻难忘的印象。

词义:

昆吾:汉武帝上林苑地名,在今陕西蓝田县西。御宿:即御宿川,又称樊川,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至韦曲一带。逶迤:道路曲折的样子。

香稻啄馀鹦鹉粒:即使是剩下的香稻粒,也是鹦鹉吃剩下的。此句为倒装语序。碧梧:即使碧梧枝老,也是凤凰所栖。同上句一样,是倒装语序。

拾翠:拾取翠鸟的羽毛。相问:赠送礼物,以示情意。仙侣:指春游之伴侣,“仙”字形容其美好。晚更移:指天色已晚,尚要移船他处,以尽游赏之兴。

彩笔:五彩之笔,喻指华美艳丽的文笔。白头:指年老。望:望京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