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无长物的故事-身无长物故事30字左右
1.身无长物的意思是什么
2.廉石的含义
3.身无长物与别无长物的区别
4.世说新语之身无长物读后感2000字
身无长物的意思是什么
身无长物的解释是:除自身外;再没什么别的东西。形容人东西极少。生活简朴或家境贫寒。
身无长物的解释是:除自身外;再没什么别的东西。形容人东西极少。生活简朴或家境贫寒。繁体是身__物。结构是主谓式成语。年代是古代成语。感彩是贬义成语。拼音是shēn wú cháng wù。
关于成语身无长物的详细内容,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:
一、示例 点此查看身无长物详细内容
茅盾《归途杂拾 韩江船》:“这些逃难人虽则身无长物,因为一到惠阳就逢到数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冷。”
二、语法
身无长物主谓式;作谓语;形容贫寒。
三、出处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德行》:“对曰:' 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无长物。'”
四、成语故事
东晋时期,王恭生活俭朴,他随父亲从会稽来到都城建康,朋友王忱去看望他,两人相谈甚欢,王忱觉得身下的竹席很好,王恭就转手相送,自己改用草席。王忱得知后过意不去,王恭说:“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无长物。”
身无长物的近义词
别无长物
身无长物的反义词
绰有余裕、丰衣足食、富可敌国
身无长物的成语接龙
身无长物、物归旧主、主观臆断、断羽_鳞、鳞次相比、比翼连枝、枝叶相持、持正不挠、挠曲枉直、直而不挺、挺拔不群
身无长物的成语翻译
英语:have no valuable things
身无长物相关成语
别无长物、老身长子、空洞无物、与物无竞、别无他物、胸无宿物
身无长物相关词语
身无长物、身无长处、别无长物、更无长物、一无长物、家无长物、身长、长身、长物、无身、无物、身外物
身无长物的成语造句
1.这个官员一生操守廉洁,时身无长物。
2.他的生活节俭,一向是身无长物。
3.谁会想到这个亿万富翁,当年也是个身无长物的穷光蛋?
4.连年作战和长途行军,战士们把多余的东西全扔了,到现在,他们除了武器以外身无长物。
5.他一向自奉甚俭,生活清约,所居之处,往往身无长物。
6.小明因财产败光,现在身无长物。
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身无长物的详细信息
廉石的含义
廉石是指做官廉洁,身无长物。
廉石一词源起三国,说的是孙权部下太守陆绩,任满还家时因全部家当不满一船,船吃水太浅无法航行,只好搬了岸上的大石压船才顺利返家的故事。压船还家的巨石,后被人们收藏起来,称为廉石。
在江苏苏州文庙的庭院里,竖着一块刻有“廉石”二字的巨石。相传这尊青史留名的“廉石”,便是见证了东吴清官陆绩奉公忘私、两袖清风的“压舱石”。
史载,陆绩容貌雄壮,博学多识,为人正直。208年冬,孙权命陆绩统兵两千出征岭南,去夺取并镇守郁林郡(今广西贵港市市辖区)。郁林郡地处岭南边远穷困山区,为体察民情,安定地方,陆绩经常跋山涉水巡视各县。陆绩任郁林太守多年,为官清正廉洁,轻徭薄赋,爱惜民力,深得百姓爱戴而州郡得治。
真正让陆绩美名远扬、流传千古的是他的清廉。北宋大学者宋祁、欧阳修所修的《新唐书?陆龟蒙传》记载,陆绩卸任离开郁林时,除有简单的行装和几箱书籍外,再无别的东西可带。负责运送的船家说:“舟轻不胜风浪,难以入海航行。”
为行船安全,陆绩买了一担笋干、两大瓮咸菜压船舱。但船仍太轻,而陆绩身上的银子所剩无几,难再购物压舱。于是,他让船工搬了一块大石头用来压舱,方得以平安返归故里。
这块石头运回陆绩家乡后,陆绩的廉洁美名随之传开,有人还吟诗赞颂:“郁林太守史称贤,金珠不载载石还。航海归吴恐颠覆,载得巨石知其廉。”这块巨石得名于苏州状元吴宽《廉石记》,后被人们称为“廉石”。
关于廉石的句子
廉者常乐无求,贪者常忧不足。(宋·司马光《文中子补传》)
廉不贪直不倚。(唐·柳宗元《处士段弘古墓志》)
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,贪者必瘦人以肥己。(《明史·循吏传》)
身无长物与别无长物的区别
“身无长物”与“别无长物”两者含义差不多,但前者表贫困程度远大于后者。
身无长物: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,形容贫穷。其近义词有家徒四壁、别无长物、空空如也、阮囊羞涩。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。
别无长物: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原指生活俭朴。现形容贫穷。
身无长物出自南朝?宋?刘义庆《世说新语?德行》。
原文:王恭从会稽还,王大看之。见其坐六尺簟,因语恭:"卿东来,故应有此物,可以一领及我。"恭无言。大去后,即举所坐者送之。既无余席,便坐荐上。后大闻之,甚惊,曰:"吾本谓卿多,故求耳。"对曰:“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无长物”。
译文:王恭从会稽回来,王大去看他。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,就对他说:"你从东边回来,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,能不能给我一条。"王恭没有回答。王大离开之后,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。自己没有竹席了,就坐在草垫上。后来王大听说此事,十分吃惊,就对王恭说:"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多呢,所以才要的。"王恭回答:"您不了解我,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。"
别无长物出自《世说新语》,旧称《世说新书》,简称《世说》,古小说集,南朝宋刘义庆著,共三卷,内容是记叙汉末至晋宋间名流文士的言谈、风貌和逸事等,语言精炼,文采生动。唐代房玄龄等著《晋书·王恭传》亦载有此故事,言王恭对王忱说“我平生无长物”。根据这个故事,后人引申出了"别无长物"这个成语,原指做官廉洁,现常用来形容生活穷困,一无所有。
世说新语之身无长物读后感2000字
德行第一之四十四、身无长物
(原文)王恭从会稽还,王大看之。见其坐六尺簟,因语恭:“卿东来,故应有此物,可以一领及我。”恭无言。大去后,既举所坐者送之。既无余席,便坐荐上。后大闻之,甚惊,曰:“吾本谓卿多,故求耳。”对曰:“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无长物。”
(译)王恭从会嵇回来,王忱去看他。王忱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,就对他说:“你从东边回来,一定富有有这种东西,能不能给我一领?”王恭没有回答。王忱去后,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忱送去了。自己没有竹席了,就坐在草垫上。后来王忱听说此事,就对王恭说:“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多呢,所以才要的。”王恭回答:“您不了解我,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。”
二十一世纪的今天,社会繁荣,经济发达,传统道德也同时受到了冲击和考验。廉洁,作为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越来越频繁地被提起,因为,面临当今备受挑战的社会,人们已经深深地认识到廉洁的重要性。
“不受曰廉,不污曰洁”。从提出的“八荣八耻”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始,就让我们明确了廉洁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。廉洁作为一种道德标准,价值取向,始终在社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。马克思从实践中总结得出:作为领导者,只有坚持人民群众的路线,坚持群众观点才能有出路;腐败、个人主义会害人害己,只有廉洁才是一条正确的路。可是,还是有人无法抗拒金钱的诱惑,深深陷入欲望的陷阱中而无法自拔,做出种种危害人民利益、国家利益的事情,最终也害了自己。这些人类的害虫,最后得到的也只能是法律的制裁、良心的谴责和大众的唾骂。
要真正做到廉洁,除了法律的约束,最重要的还是提高自我修养,正所谓“欲廉洁,先修身”。身为人民的公仆,首要的道德品质就是要有奉献精神,不能有贪念。行端好比松傲雪,贪念犹似蚁决堤。做事讲究公平公正,无私奉献。因此,每一个人都要“修身”,杜绝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,提高自己的道德层次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有的人也许会说,我又不当官,我的爱人(或孩子)是公务员罢了,与我无关。其实,越是官员身边的亲人越要注重自身的素养。孰不知,很多贪污受贿的源头就来自于身边人的怂恿。不少人原本是能抵挡“糖衣炮弹”的诱惑的,可是“敌人”无孔不入,他们可以从身边人下手,许多人就在自己亲人的影响下走上了违纪犯罪的不归路。看了很多古代关于廉洁奉公的小故事,其中有一个印象很深刻。魏征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宰相,深受人民的称道。他为人俭朴,病危时还没有像样的房子。而魏征的夫人裴氏也是一名廉洁、俭朴的好女人,唐太宗听说魏征家的房子又窄又旧,十分破烂,便命令派人去为他调整。魏夫人再三辞谢,工匠们只得重新翻新了几间旧房子,便回去了。魏征病了,他盖的被子又破又旧,根本御不了寒。太宗立即派人给魏征送去了丝棉被。魏夫人拒绝说:“他用惯了布被布褥,没有必要添加丝棉被,也请皇上见谅。” 魏征于64岁那年去世了。唐太宗下令举行盛大的葬礼。魏夫人说:“魏征一生俭朴,葬礼排场太大,与他平生志愿有违。”如果,每位领导干部的家人都如魏征夫人一般,那么国家将会有更多廉洁奉公的好干部。
清如秋菊何妨瘦,廉如梅花不畏寒。我们深知:读书是修身之道,守廉乃为官之德。契诃夫说过: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,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,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。廉洁修身,不是对少数几个人的要求,全国上下都要明白廉洁修身的意义所在,都要努力成为守法、有良心、有道德的好公民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