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你知道唐太宗用人纳谏的哪些故事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

2.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.是什么意思

3.因为心胸狭窄,不能包容属下而导致王朝或国家覆灭的事例

4.孟子和魏征的治国观有何相同之处

5.最厉害的太监是谁

你知道唐太宗用人纳谏的哪些故事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

偏听偏信的事例-古代偏听偏信的事例

一 想一想,你还能从唐太宗用人纳谏的哪些故事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

这里有一个“回天之力”的真事。当时,唐太宗

下令,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,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。对于皇帝来说,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,本来是小事一桩。

可是,有一个小官张玄素,却上了一道奏折,痛陈此举不妥。他说,修了阿房宫,秦朝倒了;修了章华台,楚国散了;修了乾元殿,隋朝垮了。这都是历史的教训。现在,我们唐朝百废待兴,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?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,继续役使饱受 战乱之苦的百姓,耗费亿万钱财,大兴土木。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,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。如果从这一点看,陛下的过

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。 这是一道笔锋犀利、击中要害的奏折。 但是,小小的张玄素,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

隋炀帝,冒犯天威。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?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。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。假如不是唐太宗,而是别的

皇帝,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,当即会雷霆震怒,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,而且会株连九族。但是,唐太宗就是唐太宗。他不仅没有怪罪

张玄素,反而下令召见他。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,就直问道,卿说我不如隋炀帝,那么,我和夏桀、商纣相

比,怎么样呢?要知道,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,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。唐太宗这样问,自有深意。不承想,这个张玄素却直

截了当地答道,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,那就和夏桀、商纣一样昏乱。 听到这句答语,唐太宗不仅没有发怒,反而被深深地感动

了。他想,一个小官,敢于冒直谏,为了什么,还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?因此,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,停止重修乾元殿。并且表

扬了张玄素,同时赏给他500匹绢。对此事一直关注的魏征,听到了这个完满的结局,颇为感触地叹道,张公论事,有回天之力,这都

是因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说的话呀! 这个“回天之力”的真事,充分地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。 唐太宗还有一个优点,就是知错必改。有一次,他得到了一只精美绝伦的鹞鹰。他一时忘记了魏征平时说的国君不可玩物丧志的话,就兴味十足地把鹞鹰放在臂上,逗着玩。不料,巧遇老臣魏征。唐太宗一时情急,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。其实,魏征早已把一切看在眼里,却故作不知。走上前 去,特意讲起古代帝王追求逸乐之事,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。唐太宗担心时间长了,鹞鹰闷。但是,魏征说得没完没了,唐太

宗自知理亏,不敢打断。结果,鹞鹰还是闷在怀中。 唐太宗知错必改,知人善任,且胸有大志。在民族政策上,他把少数民族和

汉族看成一家,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安抚、和亲的正确政策。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政策措施,心悦诚服。唐太宗便具有了很大的向心力,

他们纷纷来归,并尊称唐太宗为“”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。这是汉藏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。作为嫁 妆,文成公主带去了大批珍宝、经典、医书、宝器、金银、金鞍、佩饰、锦缎、药品,还有食物、饮料、种子、树木,还有狮子、凤 凰,等等。文成公主带去的是中原地区的先进的文明。松赞干布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。他对唐太宗自称女婿,上表祝贺唐太宗远征的成功。这次联姻加强了汉藏民族之间的团结,也促进了藏族经济的发展。 由于用人得当、政策对路、轻徭薄赋、宽刑轻法,使得唐太 宗时期的经济、政治、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。 唐太宗的贞观时期,政治清明,经济繁荣,社会稳定,文化昌盛,史称“贞观之治".

人要虚心的学习,有错必改,这样才能有所进步.

二 唐太宗善于用人纳谏的目的是什么

巩固唐朝统治,维护李家江山。还有为自己增加形象

三 简要概括唐太宗用人纳谏的故事。

常何上书言事,太宗知其武将,不善言事,问他为何所言之事如此切中时弊,常何推荐马周,太宗一天之内四次派人催促马周。选拔马周入朝。后,马周成为兴唐名臣。

四 谁知道唐太宗的纳谏的故事

关于魏徵的几个小故事 魏徵,字玄成。唐初政治家。巨鹿(今属河北)人。少孤贫,曾出家为道人。隋末参加瓦岗军,李密败,降唐。归唐后跟随李建成,为太子洗马。太宗即位后,任谏议大夫。后任秘书监,参预朝政,封郑国公。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:魏徵敢于直谏,多次拂太宗之意,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“犯上”,所言多被采纳。因此,他们被称作理想的君臣。 (一) 玄武门之变后,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,东宫有个官员,名叫魏征,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,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,魏征到了长安,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,还曾经劝说建成秦王。 秦王听了,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。 魏征见了秦王,秦王板起脸问他说:“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?”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,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,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。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,不慌不忙地回答说:“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。要不然,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。” 秦王听了,觉得魏征说话直爽,很有胆识,不但没责怪魏征,反而和颜悦色地说:“这已经是过去的事,就不用再提了。” (二) 有一次,唐太宗问魏征说:“历史上的人君,为什么有的人明智,有的人昏庸?” 魏征说:“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,就明智;只听单方面的话,就昏庸(文言是‘兼听则明,偏听则暗’)。”他还举了历史上尧、舜和秦二世、梁武帝、隋炀帝等例子,说:“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,那末下情就能上达,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。”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:“你说得多好啊!” 又有一天,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,跟左右大臣说:“我看隋炀帝这个人,学问渊博,也懂得尧、舜好,桀、纣不好,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?” 魏征接口说:“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,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。隋炀帝自以为才高,骄傲自信,说的是尧舜的话,干的是桀纣的事,到后来糊里糊涂,就自取灭亡了。” (三) 一天,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,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,赏玩得高兴时,魏征进来了。太宗怕魏征提意见,回避不及,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。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,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,拖延时间。太宗不敢拿出鹞子,结果鹞子被憋在怀里。 (四) 有一次,魏征在上朝的时候,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。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,想要发作,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,只好勉强忍住。退朝以后,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,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,气冲冲地说:“总有一天,我要杀这个乡巴佬!”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,问他说:“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?” 唐太宗说:“还不是那个魏征!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,叫我实在忍受不了!” 长孙皇后听了,一声不吭,回到自己的内室,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,向太宗下拜。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:“你这是干什么?” 长孙皇后说:“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,现在魏征这样正直,正说下的英明,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!”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,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。 公元643年,直言敢谏的魏征病了。唐太宗很难过,他流着眼泪说:“一个人用铜作镜子,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;用历史作镜子,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;用人作镜子,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。魏征一,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。” “人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 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; 以人为镜,可以知得失。 魏征没,朕亡一镜矣!” ——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。

五 从唐太宗虚心纳谏,爱惜人民的统治思想中,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急需,求解答。速度,速度,速度。。

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,要有接受别人劝谏的态度。尤其是领导者,负责的事情影响比较广,更要战战兢兢。不只要接受劝谏,还要求谏,主动要求干部、下属给自己提意见,不要把决策给做错了。唐太宗就做到这一点,而他受谏的态度可贵在哪?下属说错了,他也不责怪。有一个大臣就批评他,批评了好一阵子,後来出去了。身边的近臣不欢喜:皇上,他讲的根本都是错的,你怎麼还让他讲?太宗皇帝讲:我假如制止他,让他讲不下去,他出去以後说,皇上不能接受我的劝,以後就更多人不敢给我劝;他讲错了,可是我能听完他的劝谏,他一出去说,皇上很能接受我的劝告,整个大家肯劝的风气就带起来了。所以太宗皇帝在考虑事情,也是我们的学处,他想得很长远,想的是整个风气的问题。而事实上,这个大臣批评完,出去以後冷静下来,再观察观察,我有很多是讲错了,误会皇上了,他会怎麼样?更佩服皇帝。

所以亲戚朋友误解我们、批评我们太过了,你能欢喜接受、能包容,等到他搞清楚了,反而对我们更信任、更尊重。不要逞一时口舌之便,人家给我们提意见很难得了,我们还制止他,还跟他辩论,下次人家就提不起那分劝的心了。太宗是错了都接受。我们现在是什麼?对了,我们都很难当下接受,因为这个面子是障碍。人家讲得很正确,又要马上编一个藉口来应对。其实这样子反而真正有道德的人,他慢慢就觉得劝你反而还得要你的这些藉口来回应,人家说算了算了,就不要劝了。所以能不能得到很多爱护我们的人的劝告,其实不是他们决定的,是我们的态度决定的

六 唐太宗用人纳谏的故事,从中得到的启示

唐太宗的贞观时期,政治清明,经济繁荣,社会稳定,文化昌盛,史称“贞观之治".

人要虚心的学习,有错必改,这样才能有所进步.

七 关于唐太宗纳谏和用人的故事

他深知,兼听则明,偏听则暗。明君兼

听,昏君偏信。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。有一次,太宗虚心地问魏征,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?魏征郑重地答道,国君之所以圣

明,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;国君之所以昏庸,是因为他偏听偏信。说完这句话之后,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

以论证。他说,古代尧、舜是圣君,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,善于听取不同意见,小人就不能蒙蔽他。而像秦二世、梁武帝、隋炀帝

这些昏君,住在深宫之中,隔离朝臣,疏远百姓,听不到百姓的真正声音。直到天下崩溃、百姓背叛了,他们还冥蒙不知。采纳臣下的

建议,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。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,深深地铭刻在唐太宗的心里。 从此,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。他不管

你是什么人,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,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,他都能虚心接受。这里有一个“回天之力”的真事。当时,唐太宗

下令,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,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。对于皇帝来说,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,本来是小事一桩。

可是,有一个小官张玄素,却上了一道奏折,痛陈此举不妥。他说,修了阿房宫,秦朝倒了;修了章华台,楚国散了;修了乾元

殿,隋朝垮了。这都是历史的教训。现在,我们唐朝百废待兴,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?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,继续役使饱受

战乱之苦的百姓,耗费亿万钱财,大兴土木。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,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。如果从这一点看,陛下的过

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。 这是一道笔锋犀利、击中要害的奏折。 但是,小小的张玄素,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

隋炀帝,冒犯天威。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?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。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。假如不是唐太宗,而是别的

皇帝,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,当即会雷霆震怒,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,而且会株连九族。但是,唐太宗就是唐太宗。他不仅没有怪罪

张玄素,反而下令召见他。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,就直问道,卿说我不如隋炀帝,那么,我和夏桀、商纣相

比,怎么样呢?要知道,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,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。唐太宗这样问,自有深意。不承想,这个张玄素却直

截了当地答道,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,那就和夏桀、商纣一样昏乱。 听到这句答语,唐太宗不仅没有发怒,反而被深深地感动

了。他想,一个小官,敢于冒直谏,为了什么,还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?因此,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,停止重修乾元殿。并且表

扬了张玄素,同时赏给他500匹绢。对此事一直关注的魏征,听到了这个完满的结局,颇为感触地叹道,张公论事,有回天之力,这都

是因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说的话呀! 这个“回天之力”的真事,充分地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。 唐太宗还有一个优点,就

是知错必改。有一次,他得到了一只精美绝伦的鹞鹰。他一时忘记了魏征平时说的国君不可玩物丧志的话,就兴味十足地把鹞鹰放在臂

上,逗着玩。不料,巧遇老臣魏征。唐太宗一时情急,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。其实,魏征早已把一切看在眼里,却故作不知。走上前

去,特意讲起古代帝王追求逸乐之事,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。唐太宗担心时间长了,鹞鹰闷。但是,魏征说得没完没了,唐太

宗自知理亏,不敢打断。结果,鹞鹰还是闷在怀中。 唐太宗知错必改,知人善任,且胸有大志。在民族政策上,他把少数民族和

汉族看成一家,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安抚、和亲的正确政策。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政策措施,心悦诚服。唐太宗便具有了很大的向心力,

他们纷纷来归,并尊称唐太宗为“”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。这是汉藏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。作为嫁

妆,文成公主带去了大批珍宝、经典、医书、宝器、金银、金鞍、佩饰、锦缎、药品,还有食物、饮料、种子、树木,还有狮子、凤

凰,等等。文成公主带去的是中原地区的先进的文明。松赞干布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。他对唐太宗自称女婿,上表祝贺唐太宗远征的成

功。这次联姻加强了汉藏民族之间的团结,也促进了藏族经济的发展。 由于用人得当、政策对路、轻徭薄赋、宽刑轻法,使得唐太

宗时期的经济、政治、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。 唐太宗的贞观时期,政治清明,经济繁荣,社会稳定,文化昌盛,史称“贞观之治".

哲理故事..唐太宗用人2006年04月27日

Tag: 有所思 网络资源

在一次宴会上,唐太宗对王珐说:“你善于鉴别人才,尤其善于评论。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,都一一做些评论,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,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,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?”

王珐回答说:“孜孜不倦地办公,一心为国操劳,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,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。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建议,认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尧舜很丢面子,这方面我比不上魏征。文武全才,既可以在外带兵打仗做将军,又可以进入朝廷搞管理担任宰相,在这方面,我比不上李靖。向皇上报告国家公务,详细明了,宣布皇上的命令或者转达下属官员的汇报,能坚持做到公平公正,在这方面我不如温彦博。处理繁重的事务,解决难题,办事井井有条,这方面我也比不上戴胄。至于批评贪官污吏,表扬清正廉署,疾恶如仇,好善喜乐,这方面比起其他几位能人来说,我也有一日之长。”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,而大臣们也认为王珐完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,都说这些评论是正确的。

从王珐的评论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团队中,每个人各有所长;但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,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所长,进而让整个国家繁荣强盛。

未来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只依靠一种固定组织的型态而运作,必须视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团队。所以,每一个领导者必须学会如何组织团队,如何掌握及管理团队。企业组织领导应以每个员工的专长为思考点,安排适当的位置,并依照员工的优缺点,做机动性调整,让团队发挥最大的效能。

经理人员的任务在于知人善任,提供企业一个平衡、密合的工作组织。

八 古代君王纳谏成功的事例

1、邹忌以妻因为偏爱自己、妾因为害怕自己、客因为有求于自己,都说自己比城北徐公美。邹忌从中悟出自己受到了蒙蔽,从而想到齐威王受到了宫妇左右、大臣、百姓的蒙蔽,比自己更严重,于是建议齐威王广开言路,最终使得齐国在政治上战胜别国。

2、战国时期,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,大举攻赵,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。赵国形势危急,向齐国求援。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,才肯出兵。赵威后溺爱长安君,执意不肯,致使国家危机日深。

《战国策.触龙说赵太后》写的就是在强敌压境,赵太后又严历拒谏的危急形势下,触龙因势利导,以柔克刚,用“爱子则为之计深远”的道理,说服赵太后,让她的爱子出质于齐,换取救兵,解除国家危难的故事,歌颂了触龙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和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才能。

3、一天,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,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,赏玩得高兴时,魏征进来了。太宗怕魏征提意见,回避不及,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。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,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,拖延时间。太宗不敢拿出鹞子,结果鹞子被憋在怀里。

4、有一次,唐太宗问魏征说:“历史上的人君,为什么有的人明智,有的人昏庸?” 魏征说:“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,就明智;只听单方面的话,就昏庸(文言是‘兼听则明,偏听则暗’)。”他还举了历史上尧、舜和秦二世、梁武帝、隋炀帝等例子,说:“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,那末下情就能上达,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。”

唐太宗连连点头说:“你说得多好啊!” 又有一天,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,跟左右大臣说:“我看隋炀帝这个人,学问渊博,也懂得尧、舜好,桀、纣不好,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?”

魏征接口说:“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,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。隋炀帝自以为才高,骄傲自信,说的是尧舜的话,干的是桀纣的事,到后来糊里糊涂,就自取灭亡了。”

5、玄武门之变后,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,东宫有个官员,名叫魏征,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,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,魏征到了长安,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,还曾经劝说建成秦王。 秦王听了,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。

魏征见了秦王,秦王板起脸问他说“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?”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,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,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。

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,不慌不忙地回答说:“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。要不然,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。” 秦王听了,觉得魏征说话直爽,很有胆识,不但没责怪魏征,反而和颜悦色地说:“这已经是过去的事,就不用再提了。”

九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给了我们什么启示

用人唯贤,不能任人唯亲;

外举不避仇、内举不避亲;

要虚怀若谷,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特别是不同意见;不可狂妄自大、刚愎自用;

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.是什么意思

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意思是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才能正确认识事物;只相信单方面的话,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。

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,汉语词语,读音是jiāntīngzémíng,piānxìnzéàn,兼: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。

兼听:多方面听取不同意见。明:明辨是非。暗:糊涂,辨不清事实真相。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才能正确认识事物;只相信单方面的话,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。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

现代泛指:在看待某一件事的是非。从正面的角度考虑就会很清楚明白,如果从心里阴暗面分析就会很糊涂。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才能正确认识事物;只相信单方面的话,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。

因为心胸狭窄,不能包容属下而导致王朝或国家覆灭的事例

就心胸而论,隋炀帝留下很多嫉贤妒能的故事,这无疑是值得记取的教训。对本朝有大功的杨素,隋炀帝表面上待遇优厚极其信任,内心却十分忌惮。杨素临终,隋炀帝派人嘘寒问暖探视病情,把皇帝御用药品赏赐给杨家,似乎很关心,暗中向御医打探病情,唯恐杨素不能快快掉。杨素很清楚皇上对他的态度,所以,知道自己病势沉重之后他连药都不吃。杨素去世以后,葬礼隆重,如此而已。高级官员薛道衡以文学出名,却因为写了怀念隋文帝杨坚的文章,发表了怀念名臣高颎的言论,治罪赐。隋炀帝曾对虞世南讲过:“我最讨厌别人谏诤了,尤其是地位已经很高却还想通过进谏博取名声的人。就算地位卑下的人,我多少会容忍一点,但也决不会因为进谏就给他好的前程。”大业十二年(616),形势已经大乱,隋炀帝仍然极端厌恶讲真话的人,根本不愿意听取真实情况的报告。反对他此时巡幸江都的人都没有好下场,赵才被押,任宗被杀。以盗贼充斥进谏的崔民象,甚至被残忍地剔掉下巴然后处斩。

此后,敢于进谏的人当然越来越少。所以,隋炀帝时期会发生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起兵反隋的重大事件,参与者很多都是隋朝的,这足以说明隋炀帝在政策上、政治上出了大问题,造成了统治集团上层的严重分裂。从社会底层到社会高层都对当今皇上深怀不满充满怨恨,全国形势即将彻底崩溃,第一责任人自然只能是隋炀帝杨广。他的所作所为直接使隋王朝由极盛向灭亡转变,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,其中也包括阶级矛盾,超越了社会各方面的容忍极限;而吸取了隋亡教训的李世民,尽管没能很好地长时间地坚持贞观初年的作风,尽管骄奢之心难免滋长,毕竟在大局上整体上张弛有度,没有引发严重社会问题。李世民虽然面对进谏的也有不耐烦的时候,也曾在后宫发狠说:“恨不得杀了魏徵这土老头!”但大体上还是能够虚心纳谏,尽量假以辞色,至少基本上能容忍臣下进言。

孟子和魏征的治国观有何相同之处

魏征是学习历史的人最为熟悉的一个人物。唐代前期在正史和野史中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大都与魏征有关。魏征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,有点类似演义中的诸葛亮。不过两人的性格不同。诸葛亮是以谨慎著称的,而魏征是以犯颜直谏闻名的。讲“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”,就是魏征的名言。魏征和唐太宗的关系.被史学界认为是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君臣关系之一。魏征的时候唐太宗大哭,认为失了一面镜子。那个著名的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,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.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”的典故就来源于此。有人讲,没有魏征就没有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,这种说法颇具道理。历史上的魏征确是唐代最著名的政治家.是佐成贞观之治的大唐名相。今天我们讲他的治道政术很多都在《贞观政要》有记载。所谓政要,也就是治理国家的主要政治思想。可以概括为“一个核心、五个要点”。

一个核心就是怎样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。这是魏征治道政术的中心议题.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治国理政的核心目标。唐太宗是通过战争和政变取得天下的,对如何治理好天下,确实缺乏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。所以对怎样治理好国家.保证政权不得而复失,不重蹈隋朝灭亡的历史覆辙,一直是唐太宗的头等大事。他经常与群臣探讨如何治理国家,其核心就是如何守业问题。所以在创业与守业的关系上,强调要害是守业,用唐太宗自己的话说就是“今草创之难,既已往矣,守成之难者,当思与公等慎之”。这其中最主要的谋臣就是魏征。有人说,魏征是唐太宗治道政术中的核心人物是不过分的。怎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呢,魏征的主要思想有五个方面:

第一,提出了“以德治国”的总方略。用什么方略治国,这是治国理政的首要问题.是任何一个统治者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头等大事。从当时的情况看,唐太宗夺取政权后,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治理国家,存在着严重分歧。一派是以封德彝为代表.认为天下这么乱,必须采取严厉镇压的政策.否则是不能安定天下的。结果是越镇压越混乱,唐太宗在镇压窦建德起义军余部刘黑闼的过程还险遭覆灭。魏征主张用教化、行德治,认为“大乱之后人心思定,”建议太宗实行教化。他讲“凡人在危困,则忧亡;忧亡,则思化;思化,则易教。然则,乱后易教,犹饥人易食也”。也就是说,如果一个人活得好好的,你去教育他要这样要那样,他不一定听你的;如果他在很危困的时候,你告诉他如何做,他是很容易听的。结果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建议,确定了实行教化、轻徭薄赋、与民休息的以德治国方针,并努力实行,被称为“力行不倦”(也就是说就这样干了,不争论了)。在短短几年时间里.迎来了海内康平的大好局面。唐太宗感慨地说:“贞观初,人皆异论,云当今必不可行帝道、王道,惟魏征劝我。既从其言,不过数载,遂行华夏安宁,远戎宾服。”以德治国的方针在唐初取得了非凡的成功。魏征对于大乱之后人心思治的政治态势准确判断,采取了顺应民心民意的政策。“以教化为主”造就了和谐稳定的面。

第二,总结出“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”的决策原则。这一点太重要了,甚为所称道。如果说魏征有多少民主思想,那不符合事实。但是魏征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能够悟出多听一个人的意见,就减少一分片面性,这是了不起的。唐太宗问他,怎样才算是明主呢,也就是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决策,减少失误呢?魏征确定地说“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”。《贞观政要》卷中这样记载:贞观二年(公元628年).太宗问魏征日:“何谓明君暗君?”魏征回答说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听也;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”然后他列举历史上由于偏听偏信而导致家破国亡的三个典型事例,得出结论:“是故人君兼听纳下,则贵臣不得壅蔽,而下情必得上通也。”太宗甚善其言。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领导有很现实的意义。

第三,强调守天下比打天下难的政治规律。典型事例是唐太宗与众大臣讨论创业与守成孰难的问题,魏征认为守成难。这其中有很强的辩证思想,与时俱进抓住了重点。这件事发生在贞观十年,据《贞观政要》,唐太宗问大臣们,帝王的功业,草创和守成,哪个更难?房玄龄说,创业难,魏征说守成难。唐太宗说,创业也难,守成也难。玄龄昔从我安天下,备尝艰苦。出万而遇一生,所以见草创之难也。魏征与我安天下,虑生骄逸之端,必践危亡之地,所以见守成之难。今草创之难,既已往矣,守成之难者,当思与公等慎之。而且魏征认为打天下存在着“天授人与”的机遇,只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要求,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:而治天下就必须始终保持谨慎的头脑,不能对个人的欲望有丝毫的放松,这才是最难的,很深刻啊。

第四,提出居安思危、善始慎终的重要思想。贞观十一年魏征写下了著名的《谏太宗十思疏》,指出唐太宗“夫在殷忧,必竭诚以待下;既得志,则纵情以傲物”的思想苗头。这在当时是很有针对性的。政权稳固,社会经济发展以后,唐太宗的封建帝王的固有毛病逐渐表露出来。贞观十三年.魏征上了著名的《谏太宗十渐不克终疏》,指出唐太宗在私德方面有可能导致不能善终的十个变化。在贞观十五年,魏征在与唐太宗再次讨论守天下难易时。对“善始慎终”的思想又做了进一步的发挥,他说:“观自古帝王,在于忧危之间,则任贤受谏。及至安乐,必怀宽怠,言事者惟令兢惧,岂不为难?”这些都为贞观之治局面能够持续较长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第五,把君主的个人修养提升到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。《贞观政要》的第一篇就是“为君之道”。魏征告诉唐太宗,“未闻身治而国乱者”。可见领导者的个人修养从来就不是小事。魏征对君主既敢于规劝又善于规劝,这一点应该是创造了历史之最。有时候皇帝刚要放纵一下,还得问魏征来没来,如果来了赶紧停止。别人提意见一条两条就够大胆的了。而他一提就是十来条,没有点胆量能行吗?为什么魏征能够这么大胆呢?除了一种责任和对封建统治者的忠诚之外。还有一个因素,就是魏征这个人确实很有智慧,他劝谏的角度都是从维护君主的统治出发,把君主的个人修养提升到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。所以他的劝谏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正直而与皇帝对着干。

魏征说过一段这样的话:“臣以身许国,直道而行,必不敢有所欺负。但愿陛下使臣为良臣。勿使为忠臣。”太宗说:“忠良有异乎?”征说:“良臣使身获美名,君受显号(也就是双赢),子孙传世,福禄无疆。忠臣身受诛夷,君陷大恶,家国并丧(也就是两输),独有其名。以此而言,相去远矣。”太宗说:“君但莫讳此言,我必不忘社稷之计。”这里边包含了四层意思.一是我提意见完全是为了国家社稷,而不是为了个人私利,甚至于也不是为了落个好名声;二是这样做有两种结果,要么君臣都好,要么君臣都坏,一个是“忠臣身受诛夷,君陷大恶,家国并丧”。也就是说好坏昭然若揭,你看着办吧;三是这样不同的结果出现,主要原因在君主。如果为臣的不说不提,那么主要责任在臣下,是“有所欺”;如果臣下提出了,主上不采纳,那主要原因则在主上,现在我魏征是把该说的都说了,就看你皇帝怎么办了。把球踢给了皇帝;四是又以非常诚恳的态度要求皇帝一定要让臣为良臣,勿为忠臣。“但愿陛下使臣为良臣,勿使为忠臣”。讲得多好啊。很有人情味。体现了一种大智慧。

最厉害的太监是谁

1.太监宰相第一人——秦·赵高

赵高本赵国贵族后裔,春和灭时被掠入秦,父子先后被阉,少年赵高饱尝人间辛酸。入宫后暗立复仇之志,忍辱负重悉心侍侯少公子胡亥深得秦始皇赏识。

公元210年,秦始皇病沙丘,赵高策划阴谋,巧言厉色拉李斯下水,瞒天过海,矫诏逼杀公子胡苏,将大将军蒙括史弟下狱,成功邦助胡亥篡位。事后升为郎中令,控制朝纲。接着赵高充分施展其凶残手段,诛杀异已腰斩同盟者李斯,他指鹿为马,玩秦二世股掌之上,最后发动政变,逼杀二世。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天之灵他怎能明白,铁打的大秦江山竟然毁于一阉人赵高之手?

2.敛财弄权乱汉宫——东汉·张让

东汉末,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独霸朝纲,权倾天下。张让颖州(今河南禹州)人。他从宫中一杂役太监,逐步爬上太监首领中常侍。他怂恿昏君刘灵帝刘宏设立“四园卖官所”,公开卖官敛财。又在汉宫西苑设“裸游馆”,专供灵帝*乐,哄得灵帝喜笑言开。他“僭越”朝制,把自家庄园建得皇宫还高,又怕灵帝发现,挖空心思拿“天子不可登高,登高必遭大祸”来蒙骗灵帝,这个昏君竟然确信,还口口声声称张让为父,真是昏君奸臣,一路货色。

张让率领十常侍,颠倒黑白除异已,捏造罪名杀朝臣,终于引起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不满。张让又先下手为强,诱杀何进,导致京师卫军变乱,杀尽宫中几千太监,张让也走上绝路,投身黄河。

3.太监军师——唐·高力士

高力士是大唐一代最有权谋的太监这一。他从一流浪少年,遭阉入宫侍奉女皇帝武则天,目睹深宫中种种险恶和残酷,逐渐领会了一套处绝学。“神龙革命”中他随机应变,择主而事,投靠李隆基,将主子武则天拉下马。后又出谋划策,助李隆基诛杀韦后和太平公主,终成唐明皇最忠实的心腹奴才。不过,高力士在创造唐朝“开元盛世”的过程中出过不少力,献过不少良策,这在中国历届太监中,算是出类拔荟的高人了。

高力士在历史舞台上演出最精彩一出戏,是他一手撮合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旷世姻缘。是他成就了杨贵妃,也是他在马嵬坡缢了杨贵妃。成也力士,败也力士。真是美人一笑媚千古,空留长恨在人间。

4.阉海权宦 厚黑高手——唐·李辅国

从夏朝到清代上下五千年,历朝历代宫中太监,成千上万,且不去说好坏忠奸,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印迹者不多,象李辅国这样的太监宰相,只赵高和他两人其后再无来者。

大凡乱国枭雄,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,李辅国是此中圣手。阿谀奉迎,溜须拍马,他不学就会。翻云覆雨,落井下石,他无所不能。谋害同类,残杀异已,他从不手软。从亲王、宰相到皇后、皇帝,有用时可成为手中权杖,无用了则手起刀落,痛杀干净。李辅国一生忙碌,谋权固位,巧取豪夺,拥城国之富,最后落了个身首异处,尸弃荒野。

5.监军误国 流毒四海——宋·童贯

童贯,少年净身入宫,投于大太监李宪门下。他为人乖巧,揣摩功夫十分了得,精于媚术。徽宗即位后,他如鱼得水,使出浑身解数,献古玩,弄字画,用尽心思讨得这位风流天子的欢心,从此平步青云。他与蔡京联手,排挤朝臣。公(即蔡京)媪(即童贯)二相,朝内朝外,互相勾结,独霸北宋军政大权,朝野百官,尽出其门,童太监成了“童大王”。童贯独领兵权二十年,北宋在与辽、金的战争中屡战屡败,国力日虚,他却兵权永固,足见他保权固位手段之高。

6.自阉走向富贵路——明·王 振

王振本是一介失意文人,他从历史上不胜枚举的宦官发迹擅权事例中,找到了一条代天行事,富甲天下的捷径,获得了自我阉割的精神力量。于是他像赌徒一样,把肉体和人格作为赌注,用自我阉割的代价,铺就一条飞黄腾达之路。他置传统观念与社会议论于不顾,排斥辅政大臣;盗毁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的铁牌,使宦官公开地走上政治舞台;大权独揽后,疯狂敛财,打着皇权的旗号干预财政,贪脏受贿,把发财的主意打到了和尚尼姑头上;翦除政敌手段,阴险毒辣,肢解残杀刘球,为明英宗时期最为骇人听闻的惨案。王振专权乱政,导使英宗被俘,自已也送上绝路,被护卫将军樊忠一锤砸,魂归黄泉。

7.八虎之首“立皇帝”——明·刘 瑾

刘瑾,明史上最有名的太监之一,人称“立皇帝”。他少年入宫,凭借好用的头脑,学会一身钻营功夫,得到大太监李广赏识推荐入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。他倾心尽力讨太子欢心,不久成为太子心腹内臣。太子继位后,刘瑾连连升迁,很快当上了司礼太监,代皇帝批答天下奏章。他把贪*乐的明武宗哄入豹房,炮制“奸党”名单,把56位正直朝臣一网打尽。朝廷的一切决断独揽,成了无名有实的“刘皇帝。他还依靠东西厂和锦衣卫等机构大搞恐怖,使天下人人自危。又妄改朝制趁机广纳赂贿,朝臣纷纷仿效,贪风四起,明王朝由是江河日下。

8.阉海第一枭*——明·魏忠贤

魏忠贤,原名李进忠,他本姓魏,继父姓李。得宠后,因避移宫事,改赐名忠贤。 魏忠贤是中国明朝末期宦官,北直隶肃宁人。出身于市井无赖,目不识丁,吃喝嫖赌,无所不通,以致家产耗尽,卖妻卖女;后为赌债走投无路之际,遂自阉入宫做太监,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,得其佑庇。后又与皇孙奶娘客印月打得火热,对皇长孙,则极尽谄媚事,引诱其宴游,甚得其欢心。泰昌元年,朱由校即位,是为熹宗。 魏忠贤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后,他和客印月开始揽权干政。他恩将仇报除王安,逼走魏朝,杖杀朝臣,大兴冤狱,捕杀东林党,私植党羽,自称“九千岁”,为历代阉官专权乱国的最高峰。 魏忠贤的胡作非为,引起正直官员的严重愤慨,东林党人为伸张正义对他们进行揭发和斗争。天启四年,副都御史杨涟上疏痛斥魏忠贤的24大罪,大胆地揭发魏忠贤的奸恶,魏忠贤着了慌,向熹宗哭诉,客氏从旁为他辩解,王体乾也极力为他辩护。昏愚的熹宗偏听偏信,反而下旨痛责杨涟。魏忠贤竟逍遥法外。他不仅怂恿皇帝*逸,自已娶妻纳妾,抢夺天下民女,害多少薄命红颜。 天启七年秋八月,熹宗病,信王朱由检入继帝位,改元崇祯,即为思宗。朱由检一向熟知魏忠贤的罪恶,同时东林党人也纷纷上书弹劾,于是,下令把魏忠贤发配凤阳.后又派人逮捕治罪。魏忠贤自知难逃一,畏罪自杀,结束了他罪大恶极的一生。

9.恃功骄横终伏诛——清·安德海

安德海,10岁入宫当太监,由于办事灵巧,颇有眼色,深得主子欢心,称他“小安子”。1861年,他遇到了一个机会,就一步登天。是年,咸丰帝临终密诏,由其独子载淳继位,肃顺等八臣摄政,并密令:如那拉氏弄权,可除之。安德海把遗诏密报那拉氏。咸丰后,他充当那拉氏和恭亲王的密使,奔走于热河和北京间,使辛酉政变一举成功。“小安子”劳苦功高,慈禧太后破格提拔他为总管大太监。

安德海成为慈禧心腹后,恃功自大,干预朝政,打压恭亲王,挑拔两宫皇太后,树敌众多,他疯狂敛财,骄横处世最后落个伏诛济南,身首异处的下场。

10.清代厚黑第一阉——李莲英

李莲英从咸丰六年(1856)到光绪三十四年(1908)出宫,在清宫长达五十二年。是慈禧太后最宠爱的贴自太监,也是清代品位最高、权势最大、财富最多、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大宦官。他对主子的奴才嘴脸,和对同类的凶狠残暴,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。他狐假虎威,有恃无恐,置诸侯于脑后,视军机大臣为等闲,;朝中大员及外省督抚,无不对其巴结奉承,仰其鼻息。举凡国政朝纲、清廷要务,无不与闻,无不参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