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什么意思?

2.慎始如终还是慎终如始?

3.慎终如始是什么句式

4.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

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什么意思?

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翻译-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议论文阅读答案

其安易持①,其未兆易谋②。其脆易泮③,其微易散。

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合抱之本,生于毫末④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⑤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⑥。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,无执故无失。民之从事⑦,常于几成而败之⑧。慎终如始⑨,则无败事。

注释?

①持:把握、把持。?

②未兆:尚未显现。?

③脆:弱。泮:解散。

④毫末:原指细毛的末端,此处喻事物极细微的萌芽。

⑤累土:一堆小土块。?

⑥执:操持。

⑦从事:行事,办事。?

⑧几成:接近成功。败之:把事情搞坏。

⑨慎:小心对待。

今译 局面安定之时,容易把持。事情尚没明显的迹象时,容易图谋。脆弱的东西容易化解,细微的事物容易打散,(所以)要在事物没有发展之前就处理好,在祸乱没有产生之时就要有所防备。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而逐渐长成的,九层的高台是一堆堆泥土建筑而成的,千里的征途是从脚下举步开始走出来的。如果对事物有所作为,就要失败;对事物进行操持,就会失去。所以圣人无为,就不会失败,不去操持,也不会失去。人们办事,常常在快要成功之时而失败。(如果)能谨慎地对待事物,始终如一,就不会失败了。所以圣人追求的是往往被别人所忽略的,不看重珍奇异宝。学习别人所不愿学的,用以矫正众人的过失,以引导万物归于自然之性,但不敢妄为。

慎始如终还是慎终如始?

慎终如始

拼音:shèn zhōng rú shǐ。

释义:慎:谨慎;如:象。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,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

出处:春秋孔子《道德经》第六十四章:“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”

译文:做事情如果到结束时仍如开始时那么慎重,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。
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

反义词

虎头蛇尾

拼音:hǔ tóu shé wěi。

释义:原指装着虎头,拖着蛇尾,比喻为人诡诈,言行不一。后来引申指头大如虎,尾细如蛇,比喻做事先紧后松,有始无终。

出处: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棘》第二折:“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,转背言词说是非,这厮敢狗行狼心,虎头蛇尾。”

用法:在句中多作谓语,也作定语、补语,含贬义。

慎终如始是什么句式

慎终如始,慎:谨慎;如:象。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。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

出自: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:“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”意思是,做事情做到结束的阶段,仍然像开始时一样谨慎小心,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。后来人们用其中的“慎终如始”来表示“结束时仍然慎重,如同开始时一样”。

近义词有:慎终如初、慎终若始、慎终承始,反义词有:虎头蛇尾,慎终如始是中性成语,可作谓语、定语;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

慎终如始的例句:

防意如城,远离腐败筑堤坝;慎终如始,恪守桑榆重晚节。

愿陛下求贤纳谏,慎终如始,子孙皆贤,臣民得所而已。

慎终如始”的企业精神深入人心。

民之从事,常于几成而败之。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

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

民之从事,常於几成而败之。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

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是以圣人欲不欲,不贵难得之货;学不学,复众人之所过。

慎终如始的成语接龙:

慎终如始 > 始终一贯 > 贯穿融会 > 会道能说 > 说到做到 > 到处碰壁 > 壁间蛇影 > 影影绰绰 > 绰约多姿。

参考资料:

百度百科-慎终如始

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

“慎终如始, 则无败事” 是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又一至理名言。 两千年来直受到人们的推崇。 的确,人们做事情在开 始时很容易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冷静的头脑,但在快要接近成功时,会因为前面的顺利而形成骄傲心理;同时也会因为接近成功而头脑兴奋,失去冷静,进而丧失谨慎的态度和应有的沉着,功败垂成。对于这种现象,其实不仅老子,很多中国古人都看得很透彻,并提出了谆谆告诫。比如《诗经,大雅.荡》中便有言:“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”《论语》中记载孔子对曾参说:“参乎!吾道一一以贯之。”一以贯之,说的便是一种持之以恒,善始善终的做事态度,与老子所说的“慎终如始”应该是一个意思。人们之所以会如此多地强调这种“慎终如始”的智慧,正是因为如老子所说:“民之从事,常于几成而败之。”

这句话告诫我们,想要做成一-番事业,保持一颗进取心和一颗冷静的头脑,同时保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是必要的。但这还不够,最关键的还是要将这些东西保持到完全胜利的那一刻。古人讲:“行百里者半九十。”说-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, 便和走了五十里没区别,因为同样是没有达到目的地。